麥理浩徑第八段:鉛鑛坳至荃錦公路

【路線簡介】

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是全港最長的郊遊徑,亦是全港第一條長途遠足徑。它由東到西,把幾個郊野公園都連接起來。此外,麥徑更於2016年獲得國家地理頻道評為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路線之一。全條麥徑路線共有十段,本文將會介紹第八段。

第八段由鉛礦坳開始,爬上大帽山一帶的山脈,而大帽山(海拔957米)是香港最高的山。首先的路段有不少巨大的石頭陣,走過這些石林後不知不覺便會到達四方山-郊遊地圖上沒有標示的山名,但是四方山已是全港第四高的山(海拔785米),接下來便開始走回柏油路,經過幾個髮夾彎後便會到達大帽山的發射站門外,已是一般人可以到的大帽山最高點。
上山是髮夾灣,下山也是。不過第八段有新路及舊路,舊路就是「無腦地」沿著馬路不停走下山即可,新路則過了停車場後,再稍微再爬上禾塘崗再下山到巴士站。

【交通】

起點:
1. 由大埔搭小巴到元敦下再走衛徑到鉛礦坳,或針草帽連走。

終點:
1. 搭51號巴士回上村或荃灣西。
點我看交通資訊

【注意事項】

  1. 爬大帽山需要一定體能,行前應先做好計劃。
  2. 由於大帽山地勢高,所以與地面的溫差大,亦是全香港平均氣溫最低的地方。冬天有機會跌至零度,以往更曾發生路面結冰的情況,請準備適當的裝備前往。
  3. 西南邊的髮夾彎有不少捷徑,惟部分有一定難度,需小心行進,否則得不嘗失。
  4. 如要走「舊路」,請小心注意交通安全,大家互相忍讓。
  5. 大帽山真正的山頂為於山頂的建築物內,唯該處是軍用設施,屬禁區部分,故不宜久留,更不要嘗試偷溜進去。(大帽山海拔930米以上為禁區)
  6. 如要觀賞芒草請愛護環境,不要強行踩出新的小路。

【行程詳細】

正在乘涼的牛

不知是否音樂加成,還是路真的比較好走,這段路比第七段較無痛,而且風景真心美麗!雖然我沒有心情舉機拍攝,但師父他們拍了不少照片。我們默默地走,很快就走過四方山。前方有一個涼亭,本來很想過去休息的,但走到現場時,該涼亭已被牛群佔領了(他們也覺得太曬吧),真的令我們苦笑不得。印像中這裡右轉就是梧桐寨,師父一直說髮夾彎,我說髮夾彎在後面,看不到的z_z
前往四方山中

怎料,我錯了,這裡也有一個小型髮夾彎,內心立馬有很多很多的髒話想說,呃其實也有說出口了。比起爬草山更慘,連腿也抬不動了,走完一個彎又有一個彎,極度絕望,此時烈日在我們的頭頂,我的意識開始模糊,心跳極快,就像當時爬富士山那種沒力氣的感覺,有想直接跪在地上的衝動。因為我還有不停流汗,所以我知道只是熱衰竭,還未到中暑,但應該不遠矣。轉彎後,看到隊友們在一個小樹蔭下等我,並命令我立刻喝水。打開水樽,靠,我已經背了起碼2L以上的水來,但只淨下500ml以下(只夠我喝2次)……怎麼辦呢?三師弟說不用擔心,他還有水可以給我。慘劇一浪接一浪,我的電池沒電了,地盤風扇不能用了!其實很不想要隊友幫助,但最後還是要三師弟幫我背電池,背水樽有的沒的……休息後繼續前行,其實也快撐不住了,三師弟在後面推我助我前行,其實那時我的腳不停的抗議,要不是雙手有行山杖,也許我真的會PK XD
快死了

而且我也決定放棄防曬,把手袖脫下來後,手臂馬上散熱,慢慢感到涼快,也許問題就是這對防曬手袖!!!終於走到雷達底,又要再休息。完全降溫後便開始下山,師父說我下山的面色跟上山時完全差天共地XD我也感覺到,因為我又變得龍精虎猛了!要知道下髮夾彎也是惡夢(又想起富士山),但捷徑又未必為我們節省得太多,於是我們走一些性價比較高的捷徑。很快就到達停車場上一冰涼的水喉,我們馬上把毛巾濕透抹汗抹面,十分涼快!
走捷徑中

由於毅行的路線是走舊路的,於是我們決定走馬路(而且看到上山的路已經想暈了),以往覺得很漫長的下山路,這次很快就到蓮姐茶水亭。欣悉蓮姐回復營業,我也點了冰菠蘿,涼粉,寶礦力…因為真的太累了!幸福的是剛吃完不久就有巴士回荃灣了!

【後記】

回家後整個人瀕臨虛脫狀態,回想今天的狀況,大熱天時行山固然是不太好,但不至於搞成這樣?我總結要改進的,固然是自身的體能外,是我的裝備出了問題:沒有傘更沒有帶帽子,背包也很大,帶了很多無謂的東西。長褲還好,但棉質手袖太恐怖了。出了很多汗,連衫上的字體都融化了……也幸好自己當時還有汗出。下次如果要這種天氣行山, 可能要帶2.5L — 3L的水…但另一個問題就是能否背得到….最近看新聞說有人行山中暑…..我也只是幸運而已….可以避免就不要在這種天氣行山, 要行的話真的要做好準備….

【行程資料】

↓當天的資訊 ↓
日期:05.08.2017
天氣: 烈日,起碼30度以上
用時:~6.5小時
距離:15.37公里 (第七、八段)
行程紀錄:Trailwatch

↓漁護署的資訊 ↓
長度: 約 9.7公里
需時: 約4.0小時
難度: 較需體力完成
Source: 郊野樂行(內有地圖)

留言